[字体大小: ] [打印] [关闭窗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冈要闻
佛冈抓“关键点”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18-10-18 16:33:00  来源:佛冈新闻信息中心
  ■乡村振兴看佛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今年5月,清远市委书记郭锋在清远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清远有机遇、有基础、有优势,更有潜力。要把握机遇,全力抓好“四个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佛冈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三个整合”“三个重心下移”,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试点工作,花大力气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坚持走“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生态特别保护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再造“三农”发展优势。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程浩 袁小燕 魏亚男

  产业兴

  试水“三变+X”创新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

  在水头镇南部新坣村周陂田自然村,百余亩绿油油的粉葛田出现在大家眼前,上中下周种养专业合作社粉葛基地是水头镇5个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之一,该基地整合了原种植砂糖橘的100亩农田,通过土地整合治理、改良土壤、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择优选取粉葛良种,发展适度规模种植110亩粉葛,因地制宜探索“三变+特色产业”模式,发展壮大水头新坣村上中下周村集体经济。

 

  佛冈县上中下周种养专业合作社粉葛基地全景,粉葛生长茂盛。(来源:程浩 摄)

 

  探索“三变+X”模式

  据了解,2017年初,广东省委农办公布第二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经过专家评审,清远佛冈县等8个县(市、区)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批试点,佛冈成为清远市2017年唯一一个成功获批的试点单位。

  按照规划,佛冈县从高岗镇、迳头镇、龙山镇、石角镇、水头镇、汤塘镇6个镇严格筛选出25个行政村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佛冈县委农办朱建星介绍,佛冈结合现有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和自然文化资源优势,以建设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和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整合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多方面资源,以土地股份合作、农民合作为主要经营形式,推进“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探索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4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根据佛冈产业发展的格局,结合试点村资源、资产状况和区位条件,试点村选择在佛冈县域旅游经典线路上,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精准脱贫、资源资产盘活,实现连线整片打造。各试点村将根据本村资源优势、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因地制宜探索“三变+特色产业”“三变+乡村旅游”等9种“三变+X”创新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粉葛基地入选省扶持试点

  粉葛基地负责人廖国坚介绍,这片粉葛田原来种有近百亩砂糖橘,自从2012年砂糖橘患上黄龙病后,这片农田被荒废下来有5年时间,其间农田里长满野草和杂树。

  2016年底,他回到村里,发现家乡近百亩的农田成片丢荒,心里很是不舍,觉得很可惜,于是萌发了承包下来发展规模农业的打算。他当即承包了50亩水田,计划种植粉葛。

  2017年初,水头镇决定以西田村、石潭村、桂元村、新坣村、王田村等5个村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当时村里正在申报省第二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廖国坚的粉葛基地成为了最佳选择。

  “我们做农业最怕资金不够,当时想到这个是集体项目,作为村里的一分子,只要自己努力,是很有信心完成任务的。”廖国坚说,有了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的180万元资金,廖国坚开始扩大粉葛基地规模,花了半年时间与新坣村上中下周村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协议,通过土地内部互换或重新规划分配,将这附近大大小小近200块细碎化的土地整合成5大块、110亩,并修筑了机耕路和水利设施,解决细碎化、方便耕作及弃耕问题。

  今年3月—5月,廖国坚通过土地整合治理、改良土壤、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择优选取粉葛良种,按照每亩水田种植粉葛1000株的规模,发展适度规模种植110亩粉葛。

  110亩粉葛年底将迎丰收

  廖国坚介绍,根据合作双方约定由该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经营运作,每年返还20.84万元到新坣村上周经济合作社、新坣村中周经济合作社、新坣村下周经济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得租金和分红,每年田租400元/亩,每年实行分红480元/亩。

  在经历了水浸、台风等恶劣天气后,看着眼前百亩粉葛基地完整保存下来,即将丰收,廖国坚心里终于安定了下来,保守估计每亩能够实现产值9000元,他很有信心能完成今年的试点任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水头镇5个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正在推进中。水头镇农办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结合试点村实际,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为纽带,重点探索以入股经营、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成立实体经营公司等作为主要经营形式,探索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特色农业增效性、资产盘活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类型,扶持和壮大水头镇试点村村集体经济实力。

  乡村美

  村民主动拆房让地

  齐心共建美丽乡村

  经过大半年的建设,新香粉村大变样。如今的乡村公园花草芬芳,早已不是原来蛇虫鼠蚁满地,臭气熏天的样子。

  新香粉村位于龙山镇西北部,全村现有总户数约80户,人口300人,距民安圩镇约400米。

 

  新香粉村修建好的乡村公园环境优雅,晚上村民都到这里休闲娱乐。(来源:袁小燕 摄)

 

  烂地变公园

  10月16日下午,记者在新香粉村看到,大大的乡村公园里到处是绿色草坪、花草树木,环境清幽。“自从村里修建了乡村公园和篮球场,晚上村民们都喜欢到这里来跳广场舞散步。原来这里都是杂物房,到处是垃圾,蚊虫和老鼠也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经过。”新香粉村的村干部袁长平说。

  多年前,龙山镇积极探索农业、林业等涉农项目资金补贴发放新方式,允许村集体组织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的流程,将种粮直补、生态公益林补偿等资金集中到村集体统筹,用于村文化室、乡村公园、村道硬底化等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

  新香粉村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于2013年开始组织建设村里的公共设施,整合该村的移民补贴款共70多万元,投入建设文化活动室和篮球场。2017年,佛冈县掀起美丽乡村建设新浪潮,新香粉村村民理事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全村一致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定。2017年下半年,村里耗资135万元修建了乡村公园和雨污分流设施。

  新建乡村公园、禽畜分离、雨污分流……村民理事会制定了若干方案,并逐步加以推行实施。如今,该村环境整洁,硬化的村主干道两侧绿树环绕,看不见危旧破房,占地10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也已经建成。新香粉村能取得如此成绩,全赖村民高涨的建设热情与村民理事会的不懈努力。

  村民让地建美丽乡村

  “我们村的村民很好说话的,跟他们说明,这个美丽乡村建设是为我们自己造福,他们都很理解,拆旧建新的工作才能够推进。现在建好了,大家也很开心。我们先联系了垫资,成功获得示范村称号之后再把补贴的钱还上。”袁长平说。

  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拆旧与清除地上附着物工作。休闲公园所在的地块之前是一片竹林,竹林里零散地竖着几间泥砖茅房,还有猪栏牛栏。一开始,在预选地址上种有竹子、建有茅房的村民不愿砍竹、拆房让地,理事会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每天进村入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连开几晚的会议阐明利害关系,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让大家统一让地搞建设。该竹林最终收归集体,村民们都自愿地砍竹子、拆茅屋。

  拆除了旧猪栏、茅舍后,理事会要求养殖户要在指定位置养殖,不得到处放养,做到了人畜分离。

  村居环境干净了,紧接着就是如何美化它。新香粉村先后对村主干道两旁的路沿进行了硬底化修整。此外,理事会还规划建设环村绿化带,种上茶花等观赏性植物。

  村里文化室还安装了监控设备。“以前村里经常发生偷鸡摸狗的事情,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过来。自从安装了监控设备以后,村里几乎没再出现过这样的事,村民生活也安心了很多。”袁长平。

  为了保持村里的环境卫生,现在村民都很少养鸡了。即便养鸡,也会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将鸡围起来养,所以现在村里非常整洁,环境舒适。

  农民富

  水培蔬菜成农民

  致富“聚宝盆”

  在佛冈县龙山镇从化围村,有一个无土壤的蔬菜种植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里,靠“喝水”长大的青菜,其品相和田地里的“同胞”相比,一点也不逊色。这里就是惟德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由佛冈县惟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管理和运营,目前该公司种植基地占地约200亩,以种植叶菜为主,种植品种多达40多个,年产蔬菜量约2000吨,年产值800多万元。该基地的落户建设,成为龙山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在蔬菜大棚内,村民们正在熟练地移栽白菜苗。(来源:南方日报)

 

  发展现代农业 种植无公害蔬菜

  佛冈县惟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在龙山镇建设了两个种植场,分别是位于从化围村的惟德农业蔬菜基地和位于浮良村的惟康农业蔬菜基地。两个种植场有大棚700个,投资约1400万元,日产值约7000斤。

  该公司专注于生产、销售无土水培蔬菜,引进澳大利亚栽培技术、使用德国进口有机土,对从生产种植到包装销售各个环节都实行标准化管理,获得了广东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地认定和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

  与传统的土壤种植不同,该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科学的栽培技术,水耕蔬菜全都处于温室大棚之中。大棚里,青菜整齐地长在交错纵横的塑料管道上。植株成长过程中仅需要少量营养土进行早期栽培,生长期里则主要通过管道输送提供水和营养液等养分。

  “通过温室大棚的技术保护,避免了虫害和病害对蔬菜的侵染,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喷施农药,从而最大程度保持了蔬菜的天然味道,同时确保了安全、无公害。”惟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一名员工介绍说。目前,该基地全年按季节种植生产蔬菜约40多个品种,并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公司农产品定位为高端优质蔬菜,主要销往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大型超市,深受客户好评。”

  创造就业机会村民“家门口”上班

  在水耕蔬菜大棚内,58岁的从化围村民袁婶正在熟练地移栽白菜苗。在惟德农业蔬菜基地工作1年多的她,算起来也是老员工了。袁婶曾因家附近没有就业机会而外出务工,如今她在惟德农业蔬菜基地工作,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多劳多得。“做些收菜、移栽的工作,工作不累,离家近,能照顾家里,收入也比较可观。”袁婶说,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觉得挺好、挺幸福的。

  佛冈县惟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黄永兰介绍,蔬菜基地主要聘用当地村民,带动村民就业人数50多人,让村民变为农业生产工人。“积极为贫困群体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新型的水培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土地种植,蔬菜可全天候生产,每日都在播种、每日都在收割。黄永兰说:“发展农业产业让村民们、尤其是不能远行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不出村就赚鼓了腰包,还能照顾好家庭。”

  激发扶贫合力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据了解,从化围村是佛冈县龙山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下设6个自然村,共有3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123人,其中贫困人口205人。从化围村是此轮精准扶贫的省定贫困村,由广州越秀区财政局对口帮扶。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光伏、大棚蔬菜种植等方法促进贫困户脱贫。2016年脱贫58户70人,2017年脱贫42户130人,贫困户年平均收入达到9890元,超过2017年省定脱贫线2500余元,累计脱贫率96.1%。社会保障作为脱贫的基础,产业扶贫挑起脱贫的“大梁”。

  2018年初,龙山镇党委书记黄方洪、党委副书记朱志强和龙山镇4个省定相对贫困村的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讨论投资农业蔬菜基地事宜,并到惟德农业蔬菜基地实地考察并查阅该基地的资质等相关资料。

  随后,龙山镇政府、4个省定相对贫困村、佛冈县惟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万兴(佛冈)玩具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合同。龙山镇政府统筹“面上村”资金,组织全镇4个省定相对贫困村一起共计35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佛冈县惟德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农业蔬菜大棚,由惟德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聘请龙山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基地工作,同时企业每年给予投资额的9%作为项目效益。

  佛冈县龙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惟德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合作,大大扩展了当地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也形成了当地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坏,激发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也有效推动了当地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谢雨橦